- 潘高峰;孔丽;李瑞端;付强;杨莹;
以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在专业层面上建立起专门的评价工作组织,细化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工作程序,并针对评价工作机制中各要素提出明确的要求,构建了能够引领专业课程进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工作机制,为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提供坚实保障。
2022年08期 v.39;No.268 1-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时黛;关会英;王浩;田晓东;林国庆;
为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结合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特点,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探索与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师素养、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并将其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同时以具体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其实施过程,为更好地发挥基础课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39;No.268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邹继颖;孙大志;于久茹;王雪;刘辉;魏嘉;刘英;何佳佳;杨香;
《生态学》课程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有机融合,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目的,改变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从多维度进行思政要素的融入,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实现传道与授业并举,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效果。
2022年08期 v.39;No.268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少华;祝波;杨秀东;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结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设计支撑毕业要求的实验教学课程目标。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对生物化学实验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能够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支撑工程教育认证中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022年08期 v.39;No.268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华;王稳;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着各自的发生过程,但是二者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其协同育人实现的必然手段。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同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铸魂功能,稀释到各门专业课中,润物无声实现育人。通过思政课程主动出击、一体化范式构建、科研引领推动等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价值三位一体立德树人目标。
2022年08期 v.39;No.26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涂庆皓;王金丽;
疫情防控带来的线上教学“新常态”,为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新挑战。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的系列讲话精神,服务“十四五”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政课迫切需要聚焦情感育人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领导管理、目的任务、教育对象和学科融合四个方面深入思考,切实增强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
2022年08期 v.39;No.26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杨;刘彦辰;
结合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建设的要求,对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的案例讨论与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形式的应用型研究训练,并以“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专业课程为研究试点,对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为工程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39;No.26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春雷;
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改革课程教学,从理论教学着手改革,进行课程优化,改革授课形式、创新教学手段、课程范例高度附着于专业特色;从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设计能力,构建新的实验体系,重构课程设计教学体系,提供实践的机会,结果可服务于开展工程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2022年08期 v.39;No.26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文;李双远;
为了更全面了解化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化工安全”为主题,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探索化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动态。研究发现:近年来化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热度逐年上涨;各学者及机构之间均合作不够密切;化工安全的研究热点具有阶段性特点,技术管理是未来研究趋势之一。
2022年08期 v.39;No.268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贾司渤;
基于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对信息素养教学开展研究,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程及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考。4I原则对于信息素养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强化教学保障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提升课程质量,依托4I原则所强调的趣味、利益、互动、个性四个原则可分别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开展应用。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探索,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022年08期 v.39;No.268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清纯;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基本内容。英语类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学时长,影响范围大,所以必须重视课程思政在英语类课程中的融入。应结合英语课程特点,明确课程思政融入方向,从教学内容、教师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行升级改造,以期达到课程思政与英语类课程的和谐共存。
2022年08期 v.39;No.26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明娥;姜寒冰;刘冰;马宏魁;孙洪侠;
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是高校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服务的重要教育体现。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更新理念、准确定位,创新制度建设,加强继续教育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管等等,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继续教育服务。
2022年08期 v.39;No.268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东鹏;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探究了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辅导员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角色定位,结合“互联网+”探讨了辅导员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育人模式。
2022年08期 v.39;No.268 56-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嘉任;
媒体融合发展是高校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针对高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选修课+线上学习资源+校内培训”为抓手,学习相关专业学科知识;以学校融媒体中心为基础,为学生记者提供实践平台;深化学生记者对媒体融合传播理念的认识,不断提升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
2022年08期 v.39;No.26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燕霞;
对本校64名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后的学业成绩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甚至个别同学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的情况。对此,讨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学业成绩的原因,并分别给出了应对建议。
2022年08期 v.39;No.26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