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育

  •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政课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研究

    单怡;

    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构建红色文化话语体系是新时代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阐释红色文化话语体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并分析了当前融入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话语场域失衡、话语语境失准、话语编码技术传统化及话语解码文化泛娱乐化。在明确高校思政课融入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原则遵循上,提出了相应治理路径:以“史”铸“魂”,凝聚话语场域的时代引领力;以“境”生“情”,丰盈话语语境的情感渗透力;以“数”赋“技”,优化话语编码者的创新驱动力;以“评”促“质”,提升话语解码者的实践转化力。

    2025年02期 v.42;No.29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校企合作历史视角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兼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张立巍;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对校企合作适合培育什么人和校企合作如何育人的问题鲜有历史视角的探究。通过对中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及主要模式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生产力水平和制度变迁是影响校企合作的两条主线,生产力水平越高或市场机制越活跃,企业育人话语权就越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越占据主流;现有的产业学院、定制班和实习基地三类校企合作模式普遍存在企业育人话语权过大问题,高校育人的完整性被割裂。基于上述判断,应用研究型产业学院、产业定制班和分类分级实习基地体系可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平衡企业育人绝对话语权的有益尝试。

    2025年02期 v.42;No.298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改进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

    朱建军;王志宾;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时初始解质量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首先,将贪婪算法与精英选择结合,提高种群中初始解的质量;其次,设计自适应交叉和变异概率的步骤,结合Metropolis准则来防止遗传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加入贪婪双向三交叉和2-opt搜索算法,提高求解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最优解的偏差率均小于1.88%,均值的偏差率均小于2.27%。

    2025年02期 v.42;No.298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双非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盛利志;李传鹏;周晓明;

    当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前沿研究与实际应用日益依赖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了高校研究生教育向培养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方向转变。尽管双非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的资源有限,仍需肩负起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重任。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从课程设置、联合培养机制、科研平台建设、导师指导等多个方面,探讨双非院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非“双一流”高校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2;No.298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银氨离子配位数测定实验的思考与讨论

    杨耀彬;王清华;陈艳;王秀平;于子游;

    “银氨离子配位数的测定”是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之一,此实验是以配位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两大平衡原理为基础,主要通过滴定法实验操作和坐标法数据处理来完成的测定实验。实验构思巧妙,易操作,但在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操作时滴定剂种类的选择、滴定终点的确定、实验过程中补水问题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问题等。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能使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更加透彻,操作更加熟练,实验准确性更高。

    2025年02期 v.42;No.29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与探讨

    林国庆;时黛;刘金东;张天阳;高艳;王海波;

    为进一步提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现有课程体系分析,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与要求积极开展新一轮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观测点,再根据毕业要求观测点反向配置专业课程体系,形成毕业要求全覆盖、思政教育全贯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2;No.298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技术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研究

    许洁;王鹏;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和广泛应用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推动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建设、数字课堂设计、构建数字评价体系几方面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探索,探讨如何将数字技术与概率课程的教学相融合,更好地服务教学,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5年02期 v.42;No.29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策略研究

    于震;李振晔;

    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将就业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强调既要合理扩充就业岗位容量、提升就业工作实效,又要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基于高校就业部门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并从需求侧、供给侧、个人等三个维度,提出方法建议,从而为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2期 v.42;No.29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陶瓷结构与性能”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韩丹丹;刘梦竹;徐娜;王珊;崔萌;王长昊;郭丽艳;

    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构建“文化挖掘—研学实践—价值引领”教学模式,预期在“陶瓷结构与性能”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达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回归“大思政课”本质。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并激发他们对学科的未来发展充满期望,充分体现“新工科”与“大思政课”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2025年02期 v.42;No.298 41-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改革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丁文乔;谢莹;李飞;黄秋婷;

    在“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发酵工程”亟需改革,以培养契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探讨其改革路径,重点关注跨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及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引入前沿科研成果、强化实验教学、深化产学研协同,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研究表明,该改革优化了课程体系,增强了生物工程人才竞争力,并推动了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v.42;No.298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大创项目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学魔法乐园”项目为例

    王若琳;赵欣然;龚琪;席文涛;才宇石;孙丽洁;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化学魔法乐园”为例,以项目实施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出发点,重点剖析项目实施对作为化学专业本科生的项目团队成员的关键能力即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践证明,项目的开展为团队成员拓宽成长路径、激发潜在创新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2期 v.42;No.29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国产生成式AI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

    齐金玲;

    探讨国产生成式AI工具“文心一言”“KIMI”“豆包”“秘塔AI搜索”在吉林化工学院日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局限性。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作品分析以及教师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对这些工具在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生成式AI工具在日语教学资源拓展、个性化学习支持以及教学效率提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成内容准确性有待提高、缺乏深度文化理解以及交互性有待增强等问题。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并针对其局限性采取相应措施,有望进一步推动大学日语教学的发展。

    2025年02期 v.42;No.29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刘霁莹;于沁弘;李兴灿;

    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培育工作,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更好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个人担当、家国担当和使命担当作为有机组成的大学生担当精神,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层面予以引导和培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积蓄来自青年的强大力量。

    2025年02期 v.42;No.298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路径探索

    高寒;

    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现状,探索以师资队伍、教学设计、组织机构、评价体系、家校企合作五个方面为研究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路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的实效性。

    2025年02期 v.42;No.298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国防教育路径新探索

    邢崇志;李冬梅;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责任。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处时代和环境有所变化,高校国防教育的方式也急需改进和创新,这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立足高校国防教育实际情况,在不同视域下探索国防教育新路径对高校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2期 v.42;No.298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政治·文化

  •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理想信念教育探索与时代启示

    李智;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最先从东北开始。在当时国际国内复杂的局势下,党内一些干部就产生一些错误思想,这无疑对党的革命事业是极其有害的。党中央和东北局很快就采取措施,东北解放区各级党组织坚持自我革命,坚定推进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凝聚了人心,巩固了胜利。

    2025年02期 v.42;No.29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传统文化“义利观”与现代经济契合度研究

    郭弘;

    诚实守信从来都是中华民族所推崇、赞扬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人类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发展的今天,面对来自社会多方面利益的种种诱惑,一些人却似乎淡忘了自古以来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共识之一的优良品质——诚实。从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分析发现在当今社会,人类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已经开始逐渐遭受客观社会大发展环境下,其中一些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所谓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多指被西方重商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所影响到的一种错误的义利观。从传统文化义利观的相关问题、传统文化义利观对儒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传统文化儒商精神的义利观与现代经济契合度。

    2025年02期 v.42;No.29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